热门资讯
自动驾驶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双足机器人的未来蓝海?
来源:3XMaker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5日自动驾驶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双足机器人的未来蓝海?
无人驾驶已是学界业界热门话题,可是如何让无人驾驶车真正将快递送到人们家中手中,无人驾驶交付技术,结合仿生人形机器人,也许是个更具有温度和人机互动的解决方案。
随着电商凭借着巨大的成本与技术优势蓬勃发展,传统零售业正面临巨大挑战。有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已有57间大型零售商破产,2017年,超过5,000家零售商店关门。
你能想像有一天,在网络上订完商品20分钟后,走出家门就有一台汽车载着刚刚才网购的商品停在你家门前,等着你取货吗?
如今这个景象将不再只存在于科幻小说或电影当中,据路透社报道, 福特汽车公司近日正在与步行机器人制造商Agility Robotics合作,研发一种叫 Digit双腿行走自动送货机器人,未来将跟无人驾驶货车组成自动驾驶无人车队,可以把包裹放在人们家门口。
(Digit双腿行走机器人Digit,可以提升重达40磅的包裹。)
去年,福特就与Domino一起推出了一项自动驾驶试点,并表示正在努力将Agility的两足机器人Digit整合到未来的货车中。
据称,Digit 机器人可以提起重量多达 40 磅(约 18kg)的包裹,可以上下楼梯,在不平坦的地面也能行走自如,甚至在被碰撞后还能保持直立。预计将在 2020 年一季度开始投入试验。
(Digit 机器人送货动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方便送货,Digit机器人在货车内部时手臂和腿部会紧紧地折叠在躯干上,以便存放。一旦到达目的地,货车后门打开,Digit机器人就会自动展开自己,抓住一个包裹下车并且将包裹送到客户前门。
Digit机器人配备了激光雷达和立体相机,可以获得大量的测绘信息,以帮助它从送货汽车走到客户家门口。
如果Digit机器人遇到意外障碍,它会向自动驾驶车辆发送SOS,以便找到导航解决方案。如果自动驾驶车辆无法找到解决方案,它本身也可以发送帮助请求,让云服务或者人工来进行解决。
Digit机器人由轻质材料制成,福特表示一次充电,可以让Digit机器人全天工作。
此外,福特今年6月还将尝试用无人驾驶车辆外送食物。不过,这种无人驾驶车辆还是会配备两个真人司机。根据福特的说法,使用者在取餐时都不会注意到福特车内其实有人存在。
Digit双足机器人可以拿起重量高达40磅(18千克)的包裹,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走并且可以跨越障碍物,可以上下楼梯,甚至可以在有人或其他东西碰到它时保持直立。
Digit机器人配备了激光雷达LiDAR和英特尔实感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测绘信息,以帮助它从送货汽车走到客户家门口。如果Digit机器人遇到意外障碍,它会向自动驾驶车辆发送SOS,以便找到导航解决方案。如果自动驾驶车辆无法找到解决方案,车辆甚至可以将这些信息发送到云端,并请求其他系统提供帮助,使Digit能够导航,提供多层次的帮助。
对此,福特称,这是为了搜集民众对自动驾驶车送餐的反应,并解决他们对于自动驾驶车的疑虑。该公司指出,自动驾驶计程车与送货服务即将在2021年正式推出。
之后,Agility Robotics将继续开发升级版Digit,它将有助于实现完全自治进行交付。按下一个按钮,无需人工参与即可执行。第二代Digit预计将于2019年中期推出,第三代将于秋季推出。
福特首席技术官肯·华盛顿说:“人们离开家去取回货物并不总是方便。如果我们能够让人们更少关注交付物流,那么他们就可以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需要他们关注的事情上。”
除了福特以外,美国大型连锁超市Kroge携手自驾新创企业Nuro,也开始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使用自驾车配送杂货。
消费者在透过Kroger旗下的Fry's食品与药品超市的网站或应用程式购买物品后,Fry's超市店员会将货品装上自驾车,购物者将使用数字代码打开车辆,整段运送过程会有2名人员负责监视自驾车辆,每次收取5.95美元运费。
(阿里巴巴菜鸟小G机器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国内不少企业同样开始了送货机器人的研究。此前,苏宁就曾发布了“卧龙一号”自动送货机器人,并宣布全自动无人送货机器人将会入驻全国的1000个小区,苏宁“最后一公里”的快递流程未来将全部交给机器人独立配送。
此外还有阿里巴巴的菜鸟小G机器人、顺丰的物流无人机、京东的大型无人快递车……等等。
京东刘强东还曾预言“五年后,给你送货的都是机器人”。看来,研究自动送货系统,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已经是全球化趋势。
无人驾驶交付具有巨大潜力。据福特估计,机器人乘坐和无人驾驶交付市场的潜在价值为3320亿美元。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Agility Robotics每年能获得1%的市场份额,那对机器人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率。无人驾驶交付市场还很空白,用户需求何时爆发,机器人公司如何实现从科研转向商业化道路,依旧处在缓慢摸索中,未来是否会有公司能够买单落地场景仍然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