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华人的骄傲!2019年“科学突破奖”揭晓(附历届获奖华人科学家名单)
来源:3XMaker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5日华人的骄傲!2019年“科学突破奖”揭晓(附历届获奖华人科学家名单)
北京时间10月17日晚,有着豪华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揭晓,以高达 2200 万美元的奖金奖励科学家们在数学、物理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发现,3名华人科学家获奖。
科学突破奖(the Breakthrough Prizes)是由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 · 米尔纳(右)夫妇于 2012 年设立,脸书联合创始人马克 · 扎克伯格(左)及其夫人、谷歌联合创始人塞吉 · 布林、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及其夫人等知名实业家都是该奖项的赞助人。
“科学突破奖”被誉为全世界最慷慨的科学奖,单项奖金为300万美金。该奖项已举办第七个年头,旨在表彰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和数学方面的成就,这些学科提出最终极的问题,并寻求最深刻的答案。
此次共有9名科学家上榜,其中,华人科学家庄小威和陈志坚摘得生命科学领域的两个奖项。此外,中国“80后”数学家许晨阳获得专门面向年轻学者的“新视野数学奖”。
庄小威
生命科学突破奖,奖金为300万美元
哈佛大学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获奖理由:开发极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发现细胞隐藏的内在结构,这种方法超越了光学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限制。
庄小威,1972 年 1 月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如皋市,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双聘教授。
2003 年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也是 24 个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庄小威主要研究工作为发展和使用单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成像技术以及超高分辨生物成像技术,用以研究体外及活细胞中生物分子及其分子组装过程。她在单分子动力学、核酸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基因表达机制、细胞核病毒的相互作用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近年来发明了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 STORM 荧光成像技术,使得光学显微镜分辨能力接近纳米尺度,极大地推动了亚细胞微观结构的研究。
陈志坚
生命科学突破奖,奖金为300万美元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获奖理由:阐明了DNA通过DNA感受酶cGAS从细胞内部触发免疫及自身免疫反应的机制
陈志坚,1966 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1 年陈志坚从福建省安溪县第一中学高中毕业,考入福建师范大学;1985 年本科毕业考取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 年考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博士;1991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圣地亚哥的索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7 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2005 年任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7 年获得杜奈尔奖;2012 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2014 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许晨阳
科学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奖金为10万美元
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获奖理由:为最小模型程序(minimal model program)和代数簇的模( moduli of algebraic varieties)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做出主要贡献。
许晨阳是中国青年数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主要从事代数几何研究,他曾获得拉马努金奖,获选庞加莱讲座教席,并获首届“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许晨阳1981年出生于重庆。1999年-2004年,他在北京大学学习,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许晨阳获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学位。2012年,许晨阳加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今年秋天,许晨阳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该校数学系教授。
据悉,2019年度“科学突破奖”获奖者将分享总额高达2200万美元的奖金。颁奖典礼将于2018年11月4日在加州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举行。
那么除了上述三位华人科学家,还有那些曾经获得科学突破奖的华人科学家呢?接下来谷雨君带大家细数下历届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及华裔科学家。
“科学突破奖”历届获奖华人科学家名单
2014年---数学突破奖
2014年首度颁发数学突破奖。获得者分别是英国伦敦帝国理工的西蒙·唐纳森、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的马克西姆·康瑟维奇、美国哈佛大学的杰克布·卢瑞,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
陶哲轩
1975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是家中的长子。陶哲轩两岁就研究数学,8岁升入中学,曾参加美国SAT(美国高考)数学部分测试得了760分的高分(满分为800分),9岁修完大学数学,十三岁成为最年轻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1996 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24岁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全职正教授。2006年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2015年---
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
11月9日上午,2016 年 " 突破奖 " 颁奖仪式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中国科学家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 " 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王贻芳
王贻芳师承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2001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现任该研究所所长。2006年,在王贻芳等人多方奔走下,由中国主导、中美两国合作、100多位科学家参与的大亚湾中微子国际项目正式启动。2012年3月8日,大亚湾国际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曾入选2012年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
新视野奖授予有潜力的年轻科研人员,获奖者将获得10万美元奖金。2016物理学新视野奖授予三组科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B. Andrei Bernevig、麻省理工学院的傅亮和斯坦福大学的祁晓亮,表彰他们在凝聚态物理学方面做出的贡献。
傅亮
1985年生,1998年从镇江考入了苏州中学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00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2009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2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任物理系助理教授。
傅亮的科研领域主要是凝聚态物质量子理论,2013年,他获得了美国能源部“早期研究生涯奖”,这次他获得的“物理学新视野奖”,专门授予青年科学家和学者。
祁晓亮
祁晓亮,辽宁人。1999年,年仅16岁即考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2003年本科毕业后,师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翁征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张守晟教授处做博士后研究。
2009年,26岁的祁晓亮任教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中的拓扑现象、量子纠缠和全息对偶问题,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及相关领域作出一系列原创性工作。已在Science、Nature Physics、PRL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2016年---物理学新视野奖
2016年12月5日,科学突破奖基金会宣布了2017年突破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6少校友尹希以其在弦论方面的研究获得物理学新视野奖,成为本年度唯一获奖华裔。
尹希,1983年12月出生。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从北京八中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06年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以来在哈佛大学物理系任教。2015年,31岁的尹希任哈佛大学正教授,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华人正教授之一。曾荣获2013年美国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
2017年---数学新视野奖
2017年12月3日,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s)颁奖典礼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校友恽之玮、张伟因为发现证明了函数域中的高阶Gan-Gross-Prasad猜想而获得了数学新视野奖,这也是数学新视野奖自2016年颁发以来,首次有华人数学家摘得该奖项。
恽之玮(左)和张伟(右)在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上
恽之玮和张伟都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0级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他们与很多数院同学一样,不但夯实了数学基础知识,也找到了数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北大数学人”这个标签不但彰显了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是一条坚固而有韧性的纽带,串联起曾在燕园中一起意气风发过的同窗挚友和学长学弟。
信息整合自 新华网 科学网 清华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