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创锋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成像与类脑感知团队
来源:3XMaker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2日创锋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成像与类脑感知团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成像与类脑感知团队(Optoelectronic Imaging and Brain-Inspired Perception Laborotary,OIBP)是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前沿科研团队。团队带头人石光明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国家某科技委创新局生物交叉领域、国家高分探测重大专项工作组和国家某局“生物与环境”领域等专家。团队依托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一流学科和“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科研项目资助下,形成了高水平计算成像与图像认知处理研究队伍,培养了国家优青、青年长江、“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团队长期从事压缩感知理论,计算光谱成像、类脑感知基酸、图像稀疏建模、视觉图像认知和理解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团队累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仪器专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军“863”、“973”子课题、国防重大专项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所研制的星载并行处理机、并行处理系统、多光谱相机、图像压缩系统等已应用于我国国防系统,为国家国防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团队累计发表论200余篇,其中SCI检索百余篇,同行引用近万次。团队荣获2017年国家自然科技奖二等奖、201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IEEE VCIP、IEEE ISCAS最佳学生论文奖等。其中,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西电近年来获得的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之一。
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多元化的学生培养模式。团队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及各类科技竞赛,并在微软创新杯、深度学习大规模视觉场景理解等竞赛中名列前茅。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和国际前沿学府进行深度合作交流,并不定期邀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HU)、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UNY)、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CUHK)、清华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MSRA)等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合作,对学生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团队教科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
团队一直以来注重导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并培养学生扎实知识功底,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导师团队包容仁爱,能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同时,团队内部倡导融洽的师生关系,导师团队既是良师也是益友,不仅指导学生科研,更能关怀学生生活,为学生的人生规划给出建设性的意见。科研之余,老师和学生共同组织球队、乐队,丰富校园生活。长久以来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毕业后常会返校探望老师,聊学生时代、谈现在工作生活,同时更能担当起“大师兄”的职责,为师弟师妹讲解外面的公司情况,提供就业指导。
“光电成像凝聚灵感火花,类脑感知解译智慧密码”。光电成像与类脑感知团队将继续在石光明教授的带领下,发扬和谐、互助、科学、严谨、自由、民主的先进文化,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导师说】
勤奋上进 循序引导
在日常的科研和教学中,石光明教授会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研究具体知识之前先弄清楚问题的来源。石老师一直坚持科研问题来源于实际需求,只有需求推动的科研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学习新的知识前,石老师充分的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同时鼓励大家敢于批判自己提出的想法包括导师自己的想法,彻底的把问题弄清楚。随后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同时要求学生在执行中遇到困难,一定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保持和老师持续的沟通,克服难关。石老师也积极的参与到难点的分析中,利用导师知识面较广的优势,特别是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更容易产生创新思想。与此同时,勤奋上进是学生能够获得优秀成果的保证。石老师以身作则,虽然学校的行政工作占用了比较多的时间,但是只要有时间,石老师就会和同学们约好时间,一起讨论科研工作。周末只要不出差,石老师都会雷打不动的在办公室和其他老师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推进科研项目向前进展。
关爱学生 平易近人
石光明教授说:“善良、关爱是一个好导师的前提。与学生沟通,充分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是打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实际中,石光明团队的老师都在践行团队的这条理念。课题组为每个硕士生、博士生提供丰厚的生活补助,让每个在团队中求学的学生都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虽然在这种方式下课题组老师面临着巨大的科研压力,但是老师们都没有怨言,努力给同学们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平时团队老师也积极的关心学生的思想状态。除了科研外,也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减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遇到问题,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一方面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的集体感,发挥团队力量的最大优势。
【学生说】
探索知识 挑战前沿
研三已经找完工作的同学,也依旧坚持探索着AI前沿课题。刚刚获得“华为杯”智能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的研三同学王英迪说:“是西电给我了充实的青春七年。特别是在硕士三年中,在老师的悉心培养、同学的团结互助下,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获得了很大的成长。在这里我学会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探索的精神、援疑质理的品质和刨根问底的习惯。相信我一定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扬这些好品质,相信我们团队会越来越强。”
师生相伴 成长相随
张中强是石老师博二的学生,他已经在石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三年时间。当谈到师生关系时,他颇有感触:“转眼间我已经来到团队三年了,在这三年中,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记得刚来团队时,当时还是个科研小白,什么都不懂,且从事课题组最新提出的语义网路问题,石老师和组内的其他老师孜孜不倦的一遍一遍和我讨论问题,一直悉心指导我一些很细节的问题。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感谢组里的老师们,是他们让我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博士生。”
大四毕业设计和保研的同学是科研团队的新生力量。很多保研同学刚加入课题组就已经参与了科研项目,很多保研同学都觉得很幸运能够加入石老师的团队。本以为无所事事的大四生活,在石老师课题组却过得紧张而充实。现在很多保研生已经进入了科研状态,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承担一些科研任务,早日做出科研成果。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多年以来,“光电成像与类脑感知”团队在石光明教授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做出了越来越多服务我国国家安全的科研成果,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素质过硬的科研人才。同学们毕业后纷纷回到母校,看望昔日朝夕相处的恩师,回忆起当年的科研生活,更加坚定了他们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心。我们相信,在石光明教授的带领下,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光电成像与类脑感知”团队将会取得更大成绩,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通讯员 焦阳 付博勋